词,作为新的文学形式,从它诞生那一天开始,就同女性结下了不解之缘。然而,创作者们大都是“男子作闺音”,他们仅凭个人喜好抒写女性的悲欢离合,在塑造女性形象,代女性立言,挖掘女性内心情感,控诉女性婚姻不幸等方面,略显不足。
也有一些女性创作者,例如李清照、朱淑真、魏夫人等人,她们敢于自主发声,指斥或控诉时代偏见,以扫眉之才,巾帼之能,独步古今。她们用自己细腻而丰盈的内心世界,借景抒情,笔法独特,缠绵隽永。
李清照的传世词作虽然不多,但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开阔的胸襟情怀,兼具高度自我化的抒情方式,用浅俗简洁的语言,把自己的新婚燕尔之喜,国家灭亡之殇,家园不存之痛、丈夫离世之悲,尽诉笔端,写出了思想内涵更加丰富的作品。
在南渡逃亡生活中,李清照深刻感受到了家国沦丧带给自己的巨大痛苦,尤其是丈夫不幸去世,在她的内心投下了巨大的阴霾。不过李清照并没有一味沉溺在痛苦中不能自拔,她把精力投射在关心国家大事上,她说:“欲将血泪寄山河,去撒东山一抔土”,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愿望,那就是“待从头,收拾旧山河!”
一个女子,有如此拳拳爱国之心,令人心生敬佩。李清照在《夏日绝句》中更是写出了自己的心声:“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*雄。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。”
南渡之后的李清照写过两首《山花子》,一首表达出怀乡之情,另一首则寄托了对丈夫赵明诚的深深思念。
第一首
山花子
揉破*金万点明,剪成碧玉叶层层。风度精神如彦辅,太鲜明。
梅蕊重重何俗甚?丁香千结苦粗生。熏透愁人千里梦,却无情。
注释
1.*金:比喻金*色桂花。
2.碧玉:唐贺知章《咏柳》:“碧玉妆成一树高,万条垂下绿丝绦。”此喻桂树绿叶。
3.彦辅:晋人乐广,字彦辅。《晋书》本传称其“神姿朗彻,当为名士”。比喻桂花风度不俗。
4.鲜明:据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刘令言始人洛,见诸士而叹曰:‘王夷甫太解明。’(引者按:《晋书·刘隗传》“解明”作“鲜明”)乐彦辅我所敬……”“鲜明”本指王夷甫而非乐彦辅。此处或借用,或误记。
5.丁香千结:指丁香花蕊甚多。五代毛文锡《更漏子》:“庭下丁香千结。”苦粗生:苦于粗糙。生,语助词。
6.愁人:词人自称。
赏析:
词的上片“揉破*金万点明,剪成碧玉叶层层。风度精神如彦辅,太鲜明”。词人从金桂的外形写起,桂花如*金万点,明亮照人,桂叶如碧玉层层,令人欣喜。词人以“*金”“碧玉”写出了金桂的雍容华贵。
如此华贵的花,是不是“金玉其外,败絮其中”呢?显然不是。词人接着写出了金桂的内在品质,那就是“风度精神”朗彻不俗,如彦辅一般精神高贵,极其出色。词人于金桂可谓不吝赞美之词。
词的下片“梅蕊重重何俗甚?丁香千结苦粗生。熏透愁人千里梦,却无情”,词人把金桂和“梅蕊”、“丁香”进行对比,竟然说梅花的花蕊重重叠叠,如此俗不可耐,而丁香更是其貌粗糙不堪,皆不可与金桂相媲美。
词人为什么厚此薄彼,褒桂花贬梅花和丁香花呢?尾句给出了答案。桂花的香气太浓咧,把词人从梦里熏醒了,然后词人漫不经心骂了一句太“无情”了,以此否定了金桂,情感跌宕起伏,大起大落,令人匪夷所思。
如此看来,实际情况只有一种可能,那就是词人入睡正在做着思乡的美梦,而桂花的香气太过馥郁,惊扰了词人千里思乡美梦,让她对桂花有了怨憎。
词人一向喜爱梅花,她曾说:“年年雪里,常插梅花醉”。她也说过:“雪里已知春信至,寒梅点缀琼枝腻。香脸半开娇旖旎”。词人如此喜爱梅花,怎么可能“厚桂薄梅”呢。
词人用夸张的对比,先不吝笔墨,赞誉金桂,并与梅花、丁香作比较,主要目的就是要凸显思乡之情。南渡途中的颠沛流离,让词人被迫远离家园,故乡,成了回不去的远方,词人对故国的眷恋和怀念萦绕心间。
第二首
山花子
病起萧萧两鬓华,卧看残月上窗纱。豆蔻连梢煮熟水,莫分茶。
枕上诗词闲处好,门前风景雨来佳。终日向人多蕴藉,木樨花。
注释:
1.病起句:据《金石录后序》记载,赵明诚建炎三年,也就是年八月十八日因罹患疟疾而卒于建康。词人受赵明诚感染,亦病痁。“萧萧两鬓华”出自苏轼《南歌子》:“苒苒中秋过,萧萧两鬓华。”
2.豆蔻句:豆蔻多生于江南,唐、宋人常咏之。杜牧有:“娉娉袅袅十三馀,豆蔻梢头二月初,春风十里扬州路,卷上珠帘总不如。”令,据李时珍《本草纲目卷三》记载:“豆蔻有肉豆蔻、白豆蔻、草豆蔻数种,草豆蔻可虚疟自汗,煨入平胃散;瘴疟同熟附子煎服;山岚发疟,同常山浸酒饮;一切疟同恒山炒焦糊丸冷酒饮。”可见词人煎煮豆蔻是为了治赵明诚的疟疾。
3.分茶:宋代流行的茶百戏,“近世有下汤运匕,别施妙诀,使汤纹水脉成象者,禽兽虫鱼花草之属,纤巧如画,但须臾即就散灭,此茶之变也”。简单来说玩,就是在点茶的环节,在茶汤表面变幻出“擘絮行空,影落寒江”等中国水墨画的效果。这也是李清照最擅长的斗茶游戏。清照病后心情不好,无心游戏,故云“莫分茶”。
4.枕上诗词:指自作诗词或家藏书籍。《金石录后序》云:“时犹有书二万卷、金石刻二千卷”,“偶病中把玩,搬在卧内者”。
5.蕴藉:含蓄宽容。此喻木樨花温雅醇厚。
6.木樨花:即桂花,或木犀花,以木纹如犀而名。范成大诗云:“病著幽窗知几日,瓶花两见木犀开。”可见病中看木犀花,能怡情养性。
赏析:
上片“病起萧萧两鬓华,卧看残月上窗纱。豆蔻连梢煎熟水,莫分茶”。公元年三月,李清照夫妇打算避居赣水,五月,船至池阳时,赵明诚接到起复知江宁府,兼江东经制副使的诏书遂安家于池阳。
李清照独自留在池阳,赵明诚赴召。送别丈夫的时候,李清照问赵明诚,如果遇到紧急情况,金石文物如何处理?赵明诚说“自负抱宗庙礼乐之器,与身俱存亡”。说罢,驰马冒大暑,往建康朝见宋高宗,不幸的是途中罹患疟疾。
李清照得知夫病,一日夜行三百里,赶赴建康探视。衣不解带,煎药服侍,不离左右。但是赵明诚还是在八月十八日卒于建康。葬毕,李清照孤身一人在战火中颠沛流离,十五车金石书画散失殆尽,惟书稿保存完好。
稍微安定下来的李清照大病一场,所以这首词的首句写到“病起萧萧两鬓华”。丈夫走后,徒留词人孤独存世,夜晚只能独自卧床看着残月移上窗纱,词人无法入睡,想起在丈夫病床前,为他煎煮豆蔻缓解病情的往事,以及二人经常*书泼茶的甜蜜过去,如今,自己再也没有心情跟人斗茶,分茶了。
下片“枕上诗书闲处好,门前风景雨来佳。终日向人多酝藉,木樨花”。词人有了闲暇的时间,就写写诗词,门前风景尚好,尤其是下雨的时候。院子里的木樨花开了,一簇一簇的花朵,温柔敦厚,足以慰藉我因病寂寥的心情。
人到中年的李清照在家国沦丧之后又遭受丧夫之痛,现世不再安稳,岁月不在静好,一夜白头的李清照只能孤苦无依,残月为伴,诗书为伴,花草为伴。秋雨绵绵,丹桂飘香,世事艰难,坚强的李清照总能从花木中寻得精神慰藉,并且告诉自己,活下去!
这两首风格不一的《山花子》,语言简洁,通俗易懂,却无一不是李清照“立言”的写照,你更喜欢哪一首呢?欢迎评论区留言。
李清照这首哀婉的七夕词,明写与丈夫不能厮守之痛,实则另有隐情
李清照这首词,以笔为针,以情为线,为破碎的山河缝补衣角
李清照嘲笑秦观的词缺少“富贵态”,她是如何写出“富贵态”的?
李清照两首《如梦令》:酒意诗情谁与共,清欢闲愁作词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