肉豆蔻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舌尖上的印度南印度美食地图 [复制链接]

1#
看白癜风到专业医院 https://wapjbk.39.net/yiyuanzaixian/bjzkbdfyy/etbdf/

提到印度的食物,大家会想到什么?咖喱、糊糊还是红黄粉?

其实,作为一个有着十多亿人口,数千年历史的古老文明,印度各地的饮食也是非常多样,非常丰富的。那么印度各地的食物到底有哪些差别呢?一起来了解下吧。

南印度面向印度洋,海岸线绵长。靠海吃海,历史上,南印度诞生了不少精通航海,热衷商业的王国。今天,南印度的居民大多说达罗毗荼语,以大米为主食,偏爱在烹饪中使用椰子油,以及椰子、大蕉、罗望子等本地水果和香料。南印度盛产水果,气候炎热潮湿,相比北印度,这里的人们更爱吃辣。

泰米尔纳德邦

泰米尔纳德邦位于印度次大陆最南端,历史上是朱罗王朝等帝国的发源地。这是印度工业化、城市化最高的地区之一,当地人主要说泰米尔语,以大米为主食,偏爱吃素,并以香蕉叶包裹食物。泰米尔纳德邦也是英语中咖喱一词的发源地。

Dosa

多萨饼(Dosa):起源于南印度,历史非常悠久的一种煎饼。由大米、黑扁豆制成的面糊发酵制成,蛋白质含量较高。一般配酸辣酱或菜酱食用。

Appam

Appam:流行于南印度和斯里兰卡的一种煎饼。由发酵过的米糊煎至成型,饼上可以放椰奶、鸡蛋、泡菜、辣酱等调味。

Idli

Idli:流行于南印度和斯里兰卡的早餐食品。由大米、黑扁豆发酵制成的面糊蒸制而成。

Pongal

Pongal:流行于南印度的早餐和节日饮食。由米饭加入牛奶、糖、酥油等制成。

Sambhar

Sambhar:流行于南印度和斯里兰卡的炖菜。以兵豆、木豆等豆类为基底,加入秋葵、胡萝卜、冬瓜、土豆、番茄、茄子、洋葱、辣木等蔬菜,以及自然、黑胡椒、椰子、肉桂、罗望子等香料制成。

Chittinad鸡

Chittinad鸡:来源于NattukotaiChettiars社群的鸡肉咖喱。由酸奶腌制的鸡肉和椰子、kalpasi(一种地衣)、香菜籽、孜然、茴香、罂粟籽、黑胡椒、花生、洋葱、大蒜、姜黄、香菜等香料制成。

Rasam

Rasam:南印度的一种酸甜口炖菜。一般以苦瓜、罗望子、青芒果为基底,加入粗糖、大蒜、黑胡椒、辣椒、孜然、番茄等调料制成。

喀拉拉邦

喀拉拉邦自古以来就以香料闻名,是葡萄牙航海家到达印度的第一站。该邦长期由共产党执政,是印度人类发展指数最高,男女最平等的地区。当地人主要说马拉雅拉姆语,以大米为主食,喜欢吃鱼和各种肉类,偏爱在烹饪中使用椰子、大蕉、咖喱叶、罗望子等。

Sadhya宴

Sadhya宴:Sadhya在马拉雅拉姆语中意为宴会,举办Sadhya是当地丰收节(Onam)的传统。典型的Sadhya宴通常在中午举行,包括24-28道菜(大型的宴会可能有超过60道菜品),大多是素菜。食物按照一定顺序摆放在香蕉叶上,人们依照传统席地而坐,以右手享用宴席。Sadhya宴的菜品一般包括喀拉拉红米、咖喱豆泥Parippu、炖蔬菜Sambhar、酸辣菜汤Rasam、椰子菜泥Avial、酸奶椰子炖菜Kaalan、菜酱Achaar、香蕉片Sharkaraupperi、甜点Payasams等。

Avial

Avial:起源于喀拉拉邦山地的一道菜。由椰子以及十多种当地蔬菜(魔芋、冬瓜、瓜叶栝楼、辣木、蚕豆、黄瓜、香蕉、胡萝卜等)制成,以椰子油和咖喱调味,是Sadhya宴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马拉巴尔Parotta

马拉巴尔Parotta:Parotta是一种起源于泰米尔纳德邦,流行于泰米尔和喀拉拉的起酥煎饼,也是印度飞饼的源头之一。通常由Maida面粉、鸡蛋、酥油等制成,配咖喱、菜酱等食用。

Payasam

Payasam:流行于印度各地的牛奶布丁,在南印度称Payasams。主要由牛奶、粗糖加入米粉或坚果制成。

IrachiIshtu

喀拉拉炖鸡(IrachiIshtu):喀拉拉邦以盛产椰子闻名,这是道椰香浓郁的炖鸡。由鸡肉、土豆、胡萝卜、绿豌豆、椰奶、黄油、洋葱、大蒜、青椒、咖喱叶等制成,烹饪过程中一般不加水,以鸡肉本身的水分和椰奶组成汤汁。

本地治里

本地治里曾是法国殖民地,如今则是印度联邦属地。当地人主要说泰米尔语,饮食上受法国影响,流行法棍、可颂、可丽饼等法式食品。和普通泰米尔饮食相比,本地治里的饮食并没有那么多香料,还受到了越南等法国殖民地的影响。

KaduguYerra

芥末椰汁虾(KaduguYerra):在泰米尔语中,Kadugu意为芥末,Yerra意为虾。这道菜以虾为主料,加入土豆、洋葱、番茄等配菜,以及椰奶、黄芥末酱、孜然、大蒜、葫芦巴、姜黄、辣椒等炖煮而成。

VendakkaiPachadi

VendakkaiPachadi:一种南印度咖喱泡菜。以秋葵和椰肉、青椒、孜然、酸奶、芥子、咖喱叶、姜黄粉等制成的酱汁组成。

安得拉邦

安得拉邦是世界闻名的宝石之乡,也是印度大米的主要产地。这是印度第一个以语言归属建立的邦,当地居民主要说泰卢固语。泰卢固人的饮食以辛辣闻名,偏爱使用辣椒、罗望子、Gongura等香料。

海得拉巴香饭

海得拉巴香饭(Hyderabadibiryani):起源于海得拉巴尼扎姆(王公)的御厨房,融合了莫卧儿和伊朗的美食传统。海得拉巴香饭由印度大米、山羊肉、鸡肉或牛肉,以及大麦、洋葱、肉桂、丁香、豆蔻、月桂叶、肉豆蔻、咖喱叶、黑孜然、八角、柠檬、藏红花、javitri、香菜叶、炸洋葱等制成。制作香饭的技术名为Dumpukht,是一种长时间低温焖煮的烹饪手法,起源于18世纪。

Kodikura

Kodikura\Korikoora:流行于安得拉邦的辛辣鸡肉咖喱。由鸡肉以及椰子、香菜籽、guntur辣椒粉、青椒、咖喱叶、洋葱、姜黄、姜、大蒜、罂粟籽等香料制成。

Mirchikasalan

Mirchikasalan:流行于安得拉邦和特伦甘纳邦的一种花生辣酱。成分包括青椒、花生、芝麻子、干椰子、孜然、姜、大蒜、姜黄、月桂叶、罗望子汁等。一般配米饭、薄煎饼、香饭等。

Gongura菜酱

Gongura菜酱(GonguraPachadi):Gongura是种产于印度中南部的蔬菜,南印度的泰卢固人常把它做成泡菜或辣酱。制作Gongura菜酱需要先炒制Gongura,之后炒制红辣椒和孜然,冷却后加入盐和大蒜,捣碎,加入炒好的Gongura搅拌均匀。

卡纳达邦

卡纳达邦原称迈索尔,是印度it业中心班加罗尔的所在地。当地居民主要说卡纳达语,以穇子、高粱、小米、小麦等为主食。

BisiBeleBhaat

BisiBeleBhaat:起源于迈索尔,字面意思是辣木豆米饭。主要由大米、木豆、酥油、蔬菜和肉豆蔻、阿魏、咖喱叶、罗望子等香料制成。一般配酸辣酱、Boondi(一种甜点)、色拉、木瓜、土豆片等食用。

Chiroti

Chiroti:流行于卡纳达、马哈拉施特拉和特伦甘纳邦部分地区的糕点。由maida面粉加工成型,放入酥油中油炸,撒上糖、坚果调味。

Kesaribath

Kesaribath:流行于南印度各地的一道糕点,也是南印度新年的节日食品。主要由粗面粉、糖、酥油、水、牛奶等制成,在不同地区,也会加入香蕉、菠萝、芒果、椰子、米饭等配料。

MysorePak

迈索尔糖糕(MysorePak):起源于迈索尔统治者KrishnarajaWodeyar的宫廷。由鹰嘴豆粉、酥油、糖等制成,口感可能有点类似中国的绿豆糕。

Dharwadpedha

Dharwadpedha:起源于Dharwad的一种甜点。一般由水牛奶、糖、豆蔻等制成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