肉豆蔻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中医脏腑系列四健脾 [复制链接]

1#
治愈白癜风需要多少钱         https://m-mip.39.net/news/mipso_6273005.html

脾为后天之本,与气血、寒热、痰湿等密切相关。中医健脾方法较多,健脾十法:

补脾气:健脾益气,用于体虚乏力、病后体弱、劳倦伤气、饮食伤脾等,以四君子汤为代表,可选用人参、茯苓、白术、炙甘草、*芪、山药、*参、太子参等。

滋脾阴:滋润脾阴。“脾阴”之说素有争议,脾有气、有阴,而临床中脾阴不足的症状多与胃阴虚类似,表现为口渴思饮、胃脘灼热等,以益胃汤、麦门冬汤等为代表,可选用玉竹、*精、石斛、葛根、麦冬、沙参、天花粉等

温脾阳:健脾温阳散寒法,适用于脾胃虚寒证,见脘腹疼痛、泄泻、肢凉、纳差等症者。药物可选用桂枝、干姜、附子、吴茱萸、白豆蔻、肉豆蔻、补骨脂、荜茇、高良姜、川椒、丁香等

升脾气:补中益气,升举阳气之意。用于阳气不升之内脏下垂,阳气被遏之发热、乏力,也可用于清阳不升之头晕目眩、下肢水肿,久痢之气脱者,内痈、外痈之脱*期。以补中益气汤、升阳益胃汤为代表方剂,可选用升麻、柴胡、葛根、*芪等

醒脾困:芳香醒脾法。脾脏劳倦,无力运化,功能减弱,表现为乏力、肢体困倦。因其不同于脾虚证,故称为“脾劳”,以芳香醒脾,鼓舞脾脏以“醒阳”,增强脾脏的益气行气化湿之功。可选用枳壳、陈皮、砂仁、香橼等药。

运脾滞:运脾导滞。滞有气郁、气滞、湿蕴、食积之分。气郁于内,表现为情志不遂、胀满胀痛等,以柴胡疏肝散为基础方,选用柴胡、枳实、白芍、佛手、香橼等药物疏肝行气

消脾积:脾虚寒积、瘀血内积证。寒积证多见于脾肾阳虚病证,表现为腹痛便秘、喜温喜按、手足寒厥等,以大建中汤、温脾汤为代表方,选用附子、花椒、干姜、*参、白术、厚朴、大*、甘草等药物。

化脾湿:运化中焦水湿,广义者包括运化湿、水、痰三种代谢产物。脾气虚弱,水谷精微不能转化成气血,内蕴中焦而化生痰湿,阻滞气机,困脾碍胃,表现为困怠乏力、泄泻、舌淡苔厚腻等,以平胃散、参苓白术散、七味白术散为代表方,可选用苍术、薏苡仁、白扁豆、半夏、佩兰、泽兰、茯苓、白术、六一散、竹叶、木瓜。

消脾热:脾气虚弱而生的“阴火”,我们称为“脾之阴火”,故泻脾热指益气健脾消阴火。临床可见口疮、乏力,伴低热、消瘦等内热之象,又有脾虚气弱的基础。脾胃气虚,气血生化不足,心失阴血滋养,肾精失养,则心阴、肾阴不足,相火亢盛,此相火便是“阴火”。脾气虚弱,升清降浊失司,阳气不得宣发,郁而内耗营血,形成内热,故脾气虚弱是形成“阴火”的根本原因。

固涩法:固涩人体气、血、精、津等的治法。脾气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主固涩,气虚固涩无力而出现汗证、血证、滑精、尿频、大便失禁、白带多等,可予归脾汤益气养血止血、玉屏风散益气健脾止汗、桑螵蛸散固精、缩泉丸益气缩泉止遗、完带汤健脾渗湿止带、参苓白术散健脾渗湿止泻

健脾食物:

1.主食及豆类的选择

粳米、籼米、玉米、薏米、番薯、豆腐等。

2.肉、蛋、奶类的选择

牛肉、鸡肉、兔肉、牛肚、猪肚、桂鱼、乌鸡等。

3.蔬菜的选择

藕、粟子、山药、扁豆、豇豆、胡萝卜、马铃薯、洋葱、平菇等。

4.水果的选择

葡萄、红枣、桃、杏等。

饮食禁忌

忌吃性质过于寒凉,易损伤脾气的食品,忌吃味厚滋腻,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,忌吃利气消积,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。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