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家白癜风医院最权威 https://jbk.39.net/yiyuanzaixian/bjzkbdfyy/jzpj/▲《养生就是养脏腑》书封。
近期,全国多地连晴高温。炎炎夏日的“烤”验,容易让人食欲下降、身心疲倦。那么,人们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度夏养生?在重庆出版社推出的新书《养生就是养脏腑——<黄帝内经>的健康智慧》里,该书编著者、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吴倩试图引导读者另辟蹊径,向老祖宗取经。8月5日,她接受了重庆日报记者采访。
▲医院副主任医师吴倩。
“《黄帝内经》是中医学奠基之作,其中包含了古人对于养生、长寿的智慧。一些养生方法影响持续至今,绵延数千年。”吴倩介绍,《黄帝内经》蕴藏深奥的医理,也包含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天文、历法以及节气知识,针对不同节气,书中“对症下药”,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养生之道。
随着经济发展,生活水平提高,养生类书籍一直广受追捧。与市面上的同类书籍相比,《养生就是养脏腑——<黄帝内经>的健康智慧》有些与众不同。记者注意到,该书囊括许多《黄帝内经》中简便廉验的脏腑养生方法,包括食疗、点穴、作息调整等。在对这些方法原理进行解读时,吴倩除了系统阐述五脏六腑的特性及养生、摄生的观念,还结合她12年一线临床诊疗经验,分析了脏腑阴阳失平衡的多种症状,进而提出了包括食疗、穴位按摩等日常保健调理指导方案。
具体到高温天气的度夏养生之法,《黄帝内经》也有论及。“夏天是万物茂盛生长的季节,《黄帝内经·四气调神大论篇》有云:‘夏三月,此谓藩秀,天地气交,万物华实。’古人认为暑气通于心,暑热使人心气涣散,容易耗气伤阴,所以夏天人容易昏昏欲睡、精神疲惫、不能很好地集中精力学习和工作。高温天气下心气旺盛,还容易出现心烦、失眠等症状。《黄帝内经》中提到‘心欲软,急食咸以软之’,提示我们在饮食上注意偏于咸味,目的就在于养心。”吴倩说。
为何偏于咸味的饮食可以养心呢?吴倩补充解释到:“‘欲’,就是投本脏之所好,食用顺应本脏的生理特性的食物或药物。在暑热天气心气涣散时,咸味的食物对心来说,具有补养作用,能够改善疲乏、少力的症状。”
以咸养心的古老中医智慧,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验证。研究发现,夏天出汗多,人体容易流失钠离子、钾离子、钙离子等很多电解质,造成电解质紊乱,如果不及时补充,身体机能也会紊乱。其中钠离子水平低下时,人会精神萎靡、食欲不振、心烦意乱;钾离子水平低下时,人会心慌心悸、心律失常。“咸味食物或药物中含有大量的钠、钾等电解质。我们老祖宗在《黄帝内经》里阐明的道理,原因也就在这里。”吴倩说。
就临床实践来看,以咸养心也有理可循。在《养生就是养脏腑》中,吴倩提到她在急诊科时的一个病例:一位年过五旬的女患者因食欲欠佳就诊,按照“浅表性胃炎”治疗几天后,家属突然发现她变得浑浑噩噩,睡着了叫不醒,勉强叫醒又很快睡着,这就是中医说的因心气、心血虚弱导致不能养神的“心神涣散”,后来检查发现,她血液中钠离子、钾离子含量极低,分析是她长期进食少,加上天气炎热大量出汗造成电解质紊乱,于是要求她每天静脉输注大量的氯化钠、氯化钾,同时在饭里加盐,慢慢地,病人心气恢复,重新有了精神。
肉类、蛋类等软坚食物也能帮助夏日养心。吴倩说,中医认为鸡蛋味甘、咸、平,是平衡阴阳的好食品。动物内脏中的猪心味咸,能软坚,一样也有以心补心的功效。她同时强调,过多地食用咸味食物也不好,“《黄帝内经》中还提到:‘多食咸,则脉凝泣而变色。’这是说食咸过多会导致血脉凝涩,和现代医学研究结论一致:过多地进食大鱼大肉,容易发生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。所以要注意补养也不能过犹不及。”
在夏天,苦味与咸味一样对人体很重要。吴倩补充说,《黄帝内经·宣明五气篇》记载:“五味所入:苦入心。”心气通于夏,夏天心气和心火较重,吃苦瓜可泻心火,绿茶、莲子心泡茶、竹叶心泡茶等具有苦味的茶,也有类似功效。除此之外,吴倩还分享了两个实用偏方,“一是用陈皮+白豆蔻+红豆煮水,二是用薄荷+柠檬煮水,这两款饮品都非常适合夏天常备,清热祛湿养气,口感也很不错,大家不妨试试看。”
“总的来说,《黄帝内经》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健康在于体内阴阳的动态平衡。”吴倩表示,希望通过《养生就是养脏腑》这本书,为读者更好展示如何养生、保健,如何适应自然、遵循五脏六腑精气随节气的变化规律,并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无病早防、有病早治,理性地进行健康促进,把健康的金钥匙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。